本年的政府作业报告说到“在全国施行三大主粮出产本钱和收入稳妥方针。”当时三大主粮出产本钱和收入稳妥方针推行现状怎么?全面落地施行面对哪些痛点?又该怎么破题?新京报记者采访了我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危险办理研讨中心原主任、首席科学家张峭。
我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危险办理研讨中心原主任、首席科学家张峭。受访者供图
谈现状
2023年稳妥试点掩盖上千产粮大县
张峭表明,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早在2018年至2020年,我国开端在6省24个县展开了三大粮食作物彻底本钱和栽培收入稳妥试点。在对三年试点状况总结点评根底上,2021年6月29日,财务部、农业村庄部、银保监会印发《关于扩展三大粮食作物彻底本钱稳妥和栽培收入稳妥施行规模的告诉》,提出将三大粮食作物彻底本钱稳妥和栽培收入稳妥施行规模扩展到13个粮食主产省份的产粮大县。
“2021年对近60%的产粮大县,约500个归入补助规模,2022年完结施行区域产粮大县,约800个全掩盖。2023年7月7日财务部、农业村庄部、国家金融监督办理总局发布了《关于扩展三大粮食作物彻底本钱稳妥和栽培收入稳妥施行规模至全国一切产粮大县的告诉》,至此这项方针在全国一切产粮大县,约1100个县进行了施行。”张峭称。
三大粮食作物彻底本钱稳妥和收入稳妥加速推进
张峭看来,2024年中心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扩展彻底本钱稳妥和栽培收入稳妥方针施行规模,完结三大主粮全国掩盖、大豆有序扩面。”本年政府作业报告将“在全国施行三大主粮出产本钱和收入稳妥方针”写入,意味着这项方针将推行到全国一切三大粮食作物栽培区域和农户,完结三大主粮全国掩盖。
张峭称,自2018年开端试点,三大粮食作物彻底本钱稳妥和收入稳妥加速推进,施行规模快速扩展、保证水平显着进步、掩盖面积不断进步。“2022年三大主粮作物彻底本钱和栽培收入稳妥掩盖率水稻约为55%、小麦约为74%、玉米约为50%,共承保5.5亿亩,占到13个粮食主产省产粮大县粮食栽培面积的58%左右。”
谈困难
“协议赔付”“均匀赔付”仍遍及,影响农业稳妥名誉
不过,张峭也坦言,全国落地施行三大主粮出产本钱和收入稳妥方针仍面对着部分区域掩盖率显着偏低、精密和精准化水平还较低、查勘定损不及时不规范、粮食主产省份财务保费补助开销压力加大、农业稳妥相关数据同享难以完结五个方面的问题。
“咱们调研制现,现在彻底本钱稳妥和收入稳妥的承保掩盖率在不同粮食主产省之间,以及省内不同产粮大县之间都有较大差异。一些当地掩盖率挨近100%,另一些县市掩盖率缺少10%,单个县市乃至还没有展开。承保掩盖率的差异,一方面因各省市县经济展开水平缓财务束缚的客观要素,一起与各地的注重程度和推进力度差异有关。有的省市县对彻底本钱稳妥掩盖率只是提出了一般性的要求,也缺少详细行动,而有的省市县则提出了清晰的目标要求,将彻底本钱稳妥推行状况归入村庄复兴查核,作业推进作用差异显着。”张峭称。
他在调研中还发现,大部分省份依然施行“一省一费率”的做法,即便部分省份施行了差异化费率,但不同危险区的费率差异不大,并没有进行区域危险评价和费率区划,依然存在不科学和较为粗豪的问题。相同,保额“一刀切”也是个杰出问题。“我国许多农业省份面积较大,省内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差异很大,不论土地灌溉条件、肥美程度和根底设施的差异,省内无差别只设置一个一致保额,不合理、不科学也简单引发道德危险。”
“咱们在调研中还了解到许多农户对受灾后,稳妥公司查勘定损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表明不彻底认可,存在不同程度的定见,尤其是这种高保证险种。这一现象有多方面原因,与农户认知不妥有关、与准则规范不完善有关、与科技使用才能有关、与监管不力有关,但更多的仍是因承保安排服务不及时、不精准、不到位形成的。”张峭以为,当时,“协议赔付”“均匀赔付”还较为遍及,影响农业稳妥名誉和根源,需求赶快加以纠正。
农业稳妥相关数据“同享难”
张峭介绍,农业大省特别是粮食主产省往往是财务弱省,这是一个遍及的一致。一些产粮大省三大主粮彻底本钱稳妥掩盖率较低,一个重要要素便是财务开销压力大。“咱们曾对黑龙江省进行剖析,2022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彻底本钱和收入稳妥推行到全省72个产粮大县,总保费约25亿元,中心补助45%,农户自缴20%,当地财务需承当35%,假如悉数由省财务担负,则需求开销9亿元。”张峭介绍,黑龙江省财务自给率在20%左右,“三保”等刚性开销占归纳财力比重挨近90%,处于软弱的“紧平衡”状况。由此,关于35%的补助,省级财务压力很大,只能挑选将其间10%的补助,转嫁到县一级,县级财务压力更大。
张峭表明,从黑龙江省依安县的状况来看,2021年展开农业稳妥,县级财务补助资金500万元,2022年施行三大粮食作物彻底本钱稳妥,县级承当10%,补助资金增加到2643万元,是2021年的5倍多,担负的确很重,与实践财力不相匹配。哈尔滨市双城区在2022年彻底本钱稳妥的施行中,为处理财务补助的资金缺口,将部分作业经费由2021年的全年5000元/人,压缩到2022年的每人1500元,财务开销十分严重。
农业稳妥完结费率科学厘定、承保理赔精准、实时有用监管和运转高效率,需求农业稳妥相关各类数据精准和同享。现在,农业稳妥相关数据信息涣散在不同安排和部分,缺少信息的有用整合,安排和部分之间的信息同享存在许多妨碍。之所以存在信息化渠道建造滞后和数据难以同享,一方面与相关安排和部分对归口数据信息实行监管职责、互通不畅,既缺少同享渠道,也缺少同享机制有关,另一方面信息化渠道建造是高投入的项目,有必要依托政府的资金支撑,将农业稳妥数字化信息化服务体系作为一项必要的根底设施,而未树立农业稳妥信息化同享渠道的省份大都没有将其列入农险根底设施建造日程。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中心仍是当地政府,还没有将树立完好的农业稳妥大数据同享渠道归入到顶层规划和规划布置中。
谈对策
进步广阔农人对方针知晓率
张峭称,以往经历证明,但凡农业稳妥作业成效好的当地,都是当地党委政府注重程度高,作业力度大,保证方法到位。本年要完结“在全国施行三大主粮出产本钱和收入稳妥方针”,一方面需求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分要活跃安排推进、提出详细要求和加速方针落地,加强方针施行过程中详细辅导。
一起,还要加大媒体宣扬力度,加深广阔干部特别是本年才开端推行省市县干部对方针的了解,采纳更为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宣扬,进步广阔农人对方针的知晓率。
此外,要树立彻底本钱稳妥和收入稳妥作业的绩效考评和查核准则。以往有些省将绩效考评贯穿彻底本钱稳妥和收入稳妥推进作业全过程,归入政府经济社会归纳展开查核、粮食安全职责查核规模之内,取得了杰出作用,这些方法值得推行。
树立稳妥保额和费率“能升能降”动态调整机制
张峭称,跟着三大粮食作物彻底本钱和栽培收入稳妥在全国规模的施行和不断扩展,进步保额和费率厘定科学性和精准性刻不容缓,应将农业稳妥保额和费率动态调整作为农业稳妥高质量展开的重要目标,加速推进和落地施行。
“各级政府应将农业稳妥危险区划作业提上日程表,并将作业完结状况归入农业稳妥查核硬目标。作业进程上,可先从13个粮食主产省三大粮食作物发动,研讨拟定危险区划图和基准费率表,并逐步推行到其他省区和其他补助险种;作业精度上,准则上应将农业出产危险评价的空间单元落实到县级水平,有条件的区域可进一步延伸到城镇级水平。”张峭主张,构建科学保额和费率动态调整机制。稳妥安排以农业危险区划图和基准费率表为根底,结合稳妥保证水平、本身运营本钱和赢利等要素,科学拟定农业稳妥保额和实践费率。
“为习惯区域危险状况、稳妥职责和保证程度改变,需求结合一段时期出产运营状况、稳妥安排赔付率改变,树立稳妥保额和费率 ‘能升能降’动态调整机制,每5年左右对农业稳妥保额和费率进行归纳评价和动态调整。”张峭表明。
加大农业大省特别是商品粮调出大省保费补助力度
张峭介绍,长期以来,我国三大主粮栽培收益不高,依据相关数据核算,我国三大主粮出产收益较低并随本钱上涨有削减趋势,且原粮出产作为无税工业,对当地财务奉献较小,产粮大省往往是财务弱省。
张峭表明,“从这点上讲13个粮食主产省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奉献,其间,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和安徽等5个省份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中原粮净调出的首要省份,终年调出量约1.45亿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不只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奉献更大,并且经过原粮调出直接为其他省份的经济展开做出了奉献。假如不考虑这一状况,让产粮大省特别是粮食调出大省和其他当地承当平等补助份额,的确压力很大,也不公平。为此,主张中心财务对粮食调出大省额定给予8至10个百分点的保费补助。这样可以使产粮大县配套补助份额控制在2%至3%的规模内乃至撤销,有利于进步底层政府推进彻底本钱和收入稳妥作业的活跃性。”
推进农业稳妥精准查勘定损赔付
张峭还表明,查勘定损理赔环节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事关农业稳妥形象,是与农户满意度、取得感联系最亲近的环节,一起也是技能难度大、实践中最易引发对立和胶葛的焦点环节。
他说到,相关部分应高度注重农业稳妥查勘定损作业,将之作为进步农业稳妥农人满意度的抓手,从技能手法、准则建造、安排保证等多方面抓实抓好。完善查勘定损规范细则,编制农业稳妥查勘定损科技使用操作规范,树立农业稳妥查勘定损作业机制,探究树立灾损预赔付准则,推进农业稳妥精准查勘定损理赔作业。
此外,张峭主张,依照“中心主导、省级为主、一致规范、协同推进、数据同享”的准则,加速推进中心和当地两级农业稳妥数据渠道建造。“中心层面辅导推进中银保信‘全国农业稳妥信息办理渠道’和我国农再‘全国农业稳妥数据信息系统’加速同享。省级层面要将农业稳妥数据渠道作为农业稳妥重要根底设施,提出硬性要求,加速立项建造。”张峭还主张,鼓舞相关安排加大科技研制投入力度,支撑农业稳妥科技企业展开,力求到2030年农业稳妥科技投入强度与全社会科技投入强度根本相等。推进完善相关法规准则,处理使用遥感无人机等科技手法展开农业稳妥查勘定损等数字化农险服务后,服务效果的效能和法律认可问题。”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修改 张树婧 校正 柳宝庆